从村社一体化到片区融合化——山东昌乐县以“党建引领·联村共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从村社一体化到片区融合化——山东昌乐县以“党建引领·联村共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人: 暴佳然

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8-15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村社一体化到片区融合化——山东昌乐县以“党建引领·联村共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3-08-15 13:29:58

公开事项名称

从村社一体化到片区融合化——山东昌乐县以“党建引领·联村共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3-08-15

制发日期

2023-08-15

近年来,在涌动的乡村振兴大潮下,不少村庄抓住机遇,依靠“头雁”领航、土地优化、产业升级、利益共享等举措,迅速实现了乡村蝶变。然而,大多数村庄仍受困于基础薄弱、“头雁”难选、人才流失、资源分散等瓶颈,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

地处鲁中要冲的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就颇为典型。该县从2010年起先后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特色产业升级等系统工程,涌现出了一些“点状分布”的明星村庄,成为当地示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如何“从点到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昌乐县委书记王骁介绍:“当前,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已进入片区化推进阶段。对此,昌乐聚焦破解组织力不足、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创新推行‘党建引领·联村共富’发展模式,深化党建联建引领,依托优势产业,集聚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以强带弱、产业抱团、成果共享’的片区融合化发展新路径。”

  走好催生明星村的“村社一体化”路径

  人口六七百人,土地七八百亩,无资源区位优势,无集体经营收入……在2007年以前,五图街道庵上湖村,就是这样一个“三无村”。变化始于村党支部书记赵继斌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调整优化土地,种植优质设施瓜菜,发展品牌运营和休闲采摘。

  后来,庵上湖村顺势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把属于村集体的原“四荒地”、集体建设用地和资产等,作为集体经济股份量化到人,并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再以资源资产入股到种植专业合作社,蹚出了一条以“股权清晰、利益共享”为特点的村社一体化发展道路。

  统分搞活,乡村蝶变。如今的庵上湖,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教育培训等多业态融合发展,2022年村里总营业收入超过36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3.5万元;“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纷至沓来。

  无独有偶,乔官镇唐家店子村,也在过去几年走过了类似的发展道路。2016年,原是金融系统“失信村”的唐家店子村痛定思痛,决定学习庵上湖村做法,由村党支部发起,16名党员干部带头,动员105户村民参股,成立五棵松果蔬合作社,发展西红柿设施化种植。

  农民会种地,但营销是短板,如何破解?该村依托产业规模优势,与潍坊自然邦公司合作,更新品种,落地标准化技术,培育“黄金籽”西红柿品牌,通过直播带货、线上销售等方式,实现“村社企一体化”发展,2022年销售额约6000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以选优配强村党组织队伍为前提,以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为核心,以‘三块地’改革为基础,以科学处理统分关系为关键,以‘产权股权化’为手段盘活土地等闲置资源,吸引资本、科技、人才等先进要素落地,实现村社一体化发展。”昌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勇浡这样概括这条发展路径。

  巧妙破解“强村瓶颈”和“弱村难题”

  红河镇肖家河村,是一个粮食生产专业村,近年来遇到这样的发展窘境:青壮年外出,种粮兼业化,土地利用率低、产出效益低;土地分散在农户手里,村集体没有资源,成为“空壳村”“落后村”。

  面对乡村振兴大考,类似村庄如何破题?一次镇上组织的集中外出学习,让村党支部书记刘科元摸到了门路:“2021年9月,党员带头发动群众,通过土地入股、直接流转、土地调换等方式,连片整理出300亩土地,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粮食种植合作社,统一开展专业化服务。”

  于是,良种、良法、良机、良药等各类先进生产要素迅速落地,连片种植新增面积约10%,粮食单产增幅约20%……年底一算账,除去生产经营投入、土地保底流转费和社员分红外,村集体获益近20万元。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条路子就是粮食主产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但对咱土地规模小的村庄而言,也遭遇了发展瓶颈:土地规模有限,很难拿到大的订单,也就很难提高售价;粮食产量有限,很难发展烘干仓储加工等。”刘科元说。

  对此,红河镇党委书记肖华深有体会:“2022年起,红河全镇推广肖家河村做法,全力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推动过程中发现,一是强村受制于规模,遭遇产业链条难以延伸等发展路径难题,二是弱村受困于村党支部能力、村情民情等原因,起步艰难,成效不显。”

  “强村瓶颈”在于扩大规模和投入,主要受制于本村的地域和资源有限;“弱村难题”在于组织散弱和人才匮乏,导致发展没心气、没方向、没门路。“二者恰恰极有互补性。”于勇浡一语中的地说,“发挥强村的组织、人才、产业和路径优势,带动盘活弱村的资产、资源、劳动力等,就成为当前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

  于是,在齐鲁大地乡村振兴片区化推进的大潮下,这条以“党建引领·联村共富”为特点的片区融合化发展路径,在昌乐呼之欲出了。

  用“片区融合化”推动乡村连片振兴

  2022年5月,昌乐正式推进片区融合化发展,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关、发展相联”原则,以庵上湖、唐家店子、朱刘西村等10个产业强村为核心,辐射带动5-8公里半径区域,精品化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集聚资源要素的“示范田”和改革探索的“试验田”。

  从庵上湖村党支部书记到片区党委副书记,赵继斌既感重任在肩、又感恰逢其时:“当务之急是统一共识,在党委带领下齐心协力盘活片区内以土地为主的资源,对接人才、资金、科技、管理等要素下乡,明晰合作机制、做强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

  据昌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钟福军介绍,昌乐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织融合、阵地统合、力量聚合”,推动10个片区内的134个自然村、36个合作社和12家企业党组织“跨域联建”,各自成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党委,统领片区发展,建立绩效考核、资产监管、利益联结、风险防控等14项内控管理制度,以党建一体化引领片区融合化。

  路径明晰还需措施给力,为推动乡村连片振兴,昌乐打出“组合拳”:

  ——明晰合作机制。鼓励片区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统筹资产资源,成立“股权清晰、利益共享”的农业公司、农创中心、共富园区等发展平台,在粮食主产区有序推进集约规模经营和仓储加工升级等,在特色产业区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和融合发展等。

  ——强化资金保障。县级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撬动扶持资金、工商资本、金融信贷投向片区;与山东农担公司、农商行等签订“惠农贷”协议,授信100亿元乡村振兴金融扶持资金支持示范片区建设。

  ——聚力要素集成。在组织保障方面,将片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季度召开专题推进会,每半年开展观摩点评;在科技支撑方面,成立“共富助农团”,集聚115名专家,开展巡回指导和培训;在人才支撑方面,继续加大本土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人、高技能人才等的回引力度。(刘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10-21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10-21

【广西】我区日前出台政策——管好扶贫项目资产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10-21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

网站地图